近朱者赤,近墨黑!

林子斌

       家裡有幾缸水族箱,除了養一些孔雀魚之外,還有一些從河邊撿來的燒酒螺,用以消化魚的排泄物。螺繁衍的速度非常快,沒多久,大大小小的螺就爬滿了魚缸,看起來有點恐怖而噁心。內人覺得螺長得太多了,就把多餘的螺撈起放到一個塑膠㚒鍊袋裡,準備把它帶到河裡放生。隔幾天,魚缸附近突然發出陣陣的腐臭味,內人以為是魚缸裡的水變臭了,就把缸裡的水逐次換掉。但是,換掉以後,臭味依然飄盪在空氣中。我覺得奇怪,一查看才發現,原來那腐臭味並不是來自魚缸,而是從那一包放在魚缸旁邊裝有螺的塑膠袋所散發出來的──那些螺全部死光了。可能因為天氣熱,那些螺全被悶死了。一小包死螺,竟然讓整個房子充滿令人作嘔的味道。而且,不管如何清理、除臭,都無法消除那種臭味。
上述情形,讓我們體認到──人,生存在社會組織中,其實是不太容易獨善其身的──住在貧民窟的豪宅裡,是不可能有尊榮感的。也許有人要問「別人發臭,干我啥事?」是啊!但如果你成天跟發臭的人走在一塊兒,即便你自身不發臭,別人還是會認為你們物以類聚、沆瀣一氣,就像死螺的臭味充斥,怎麼也抹不去一樣。
人的習性、氣質,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周遭的人和環境所薰染,有道是「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,與之俱黑」;即便聖潔如蓮花,能出淤泥而不染,但如果整池的污泥都是臭的,那淡淡的蓮花香,恐怕仍敵不過一池子的污泥臭。當整體臭名遠揚,即使個人再如何潔身自愛,也難以置身事外而獨善其身。君不見,「孟母三遷」為的是什麼?不就是為了給孩子找一
個好的成長環境嗎?
如果你想過上一個美好的生活,選擇一個較「好」而「良善」的環境是很重要的;而交遊呢?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」仍是應該慎重考慮選擇的。反之,則否!